23.4.18随记
23.4.18随记
4月12日周三,我记得那时候的天气还算可以。但我心情却不是如此。毕竟我此时正生着病还一大早就看到QA反馈了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这时候我自然进入了日常与策划“battle的状态。“你需求根本就没有写”,“你这样写我怎么知道啊”,“程序根本就不能这样的”等等,诸如此类的甩锅话语从我的嘴中蹦出。与我对接的策划也是迅速进入状态并对我的甩锅发言进行反驳。这样的日常很不正常。不知从何时开始,只要QA反馈了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我就会将其归咎为策划的问题。起先确实有几次是策划的原因,我也会在多次查看案子后再和策划“battle”。之后我慢慢变得只要出事就是策划的原因。直到这天,我才反应过来这种异常。 我与策划几番讨论下来,策划发现我根本没有看案子。我也确实没有怎么看。当初做需求的时候,我只是看了标题就感觉和之前的需求很相似。所以我就按照之前的单子修改了一下,完全没想到策划后面还有新加的需求。我虽弱于下风,但是已经习惯甩锅的我自然不会轻易承认错误。我立刻发现策划并没有审核完美术所给的资源,以至于美术给的资源和策划中的提案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策划听闻于此无奈向美术询问原由,他才知道原来美术没看懂他的单子。此时我必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立刻甩锅,嘴中不忘再嘲讽几句。策划无奈的笑了笑给我比了“友好”手势,之后又讲解了他的需求。那时的我正发着烧有点儿分神,便没有注意到策划所埋下的“坑”,直到QA再次反馈问题的时候我才发现。我排查完QA反馈的问题后,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策划和程序在理解问题上的区别。策划对这个需求服务端配置,服务端为了方便客户端进行显示所以进行一些处理。实际上服务端将他配置中的一个变量分成了三个,其中有一个同名的变量。这个同名的变量和策划所设置的变量是完全不一样的意思。我明白这点后想着和策划沟通一下到底哪个变量是他这个需求所需要的那个。即使我脑子中已经明白问题所在,可当我说出口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番描述。我站在程序的角度和策划说明这事情,策划并不能理解我的问题。所以这事情又再次演化成了另外一场“battle”。当然这次的沟通仍然是我的问题,我一直站在程序的角度去描述问题而这样的描述怎么能让策划明白呢? 这天回去后,我一直回想着这事情。我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想出了许多的理由,但是都不能让我满意。我当然可以简单的归结为,天天996的我怎么还有耐心去多想其他东西呢?但是这样的理由说服不了我。我纠结了许久后便放弃了,想着明天做完的时候再和策划对一下然后跟他好好道歉就算了。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去公司加急赶完了昨日未完成的需求,然后静静等待策划到来。可是今天对接的策划并没有来上班。我问了同事才知道昨天就是他最后的一天班了。虽然我没能和他道歉,但是我知道那时毛病还在我的身上。没能找到原因的我迟早还是会这样的。
今日句读: 我特别喜欢一个老话,来都来了。我觉得这就是松弛感,既然来了,就开心起来吧!松弛感来自于专注,焦虑不是靠克服的,是靠忘记的,当你很专注做一件事的时候,你就不会被其他想法所影响。———— 李诞